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国剧跨年沉思:一个不要腰部的市场正在形成
日期:2020-01-19 19:14:49 浏览次数:
导语:
影视行业的收缩依然是大趋势。一旦整体经济状况和广告收入下滑,没有人接盘,采购预算必然收缩。除了控制成本、限制明星艺人片酬外,未来大家还将在削减腰部项目、发力定制剧、探索新盈利模式等方面做文章。
文/老邓
如果说,2018年的国产剧集只有《大江大河》和《延禧攻略》一部正剧一部爽剧大获全胜,那么2019年的国剧算得上热剧与佳作频出。
 
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大明风华》先后闪耀,都市话题剧《都挺好》《小欢喜》《少年派》热议连连, “百日展播”中献礼剧《老酒馆》《外交风云》可圈可点。另外还有,警匪缉毒剧《破冰行动》、偶像言情剧《亲爱的,热爱的》和耽美剧《陈情令》来势汹汹。
 
看上去这是百花齐放、成果丰硕的一年。
 
不过,招商收入依旧一番寒彻骨。各大卫视广告收入继续下滑。温饱问题未解决,排名之争就失去意义。视频网站已成主流平台。不过,盈利依旧是巨头的痛点,毕竟钱不可能永远烧下去。
 
展望2020,到底是继续严冬下行,还是乍暖还寒?
 
年度盘点:
收视数据“迷惑人眼”,年度大剧有哪些?
判断一部剧有没有火起来,最简单办法是看朋友圈非行业、专业人士有多少讨论。然而,如今的城市网收视率,榜单上的大热剧与朋友圈的热点有很大出入。
 
有些剧的高收视率可以预料。例如《老酒馆》《光荣时代》等献礼剧,题材老少咸宜,只要品质过关,收视就不会太差。同样,“百日展播”结束后播出《大明风华》《精英律师》有“天时”相助,观众释放的观看欲催化了收视成绩。
 
但是,体感热度相当高的《知否》《小欢喜》进不了收视率前10,2019年上半年爆款效应最明显的话题剧《都挺好》竟然前30都未进入,再看看年末各台频频破二的“突出”成绩,城市网收视数据的可信度几乎荡然无存。
 
相对来说,全国网省级卫视播出剧收视前10与朋友圈自来水的话题热度相对一致。《小欢喜》《亲爱的,热爱的》《都挺好》这几部年度大热剧,终于得以跻身榜上。
 
综合各方面数据,全国网《知否》成年度剧王。后晚间周播剧收视率最高的是《你是我的答案》,口碑最好的是《大宋少年志》。
 
\
(2019年全国网省级卫视播出剧收视排行榜前10,截止到12月25日)
 
在网剧领域,《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是下面这张榜单的热度前三,代表艺恩一家之言。《全职高手》的改编也一片好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则是青春剧的优秀作品,《东宫》在其圈层观众内也话题无数。
 
不显示播放量后,排名反而更靠近真实热度。“圈层”和“破圈”是互联网新概念,但其实是新瓶装旧酒,无非是原来卫视观众定位时的“核心观众”和“主力观众”的新解释。当然,从作品角度来说,互联网显然更偏向类型作品,卫视剧尤其黄金档主抓的是“大众文化产品”。
 
\
(网剧热度排行榜前10,数据来源艺恩指数)
 
加上未计入榜单的央视剧,如果要列十部国剧为年度之选,笔者会选以下十部:“种田文”第一部优质改编剧《知否》;以聚焦社会议题的方式让家庭伦理剧重回荧屏主流的《都挺好》;以高水准类型叙事“破圈”的《破冰行动》《长安十二时辰》;围绕教育话题展开的现实题材剧《少年派》《小欢喜》;以“沙雕”风演绎男频穿越题材的《庆余年》;故事和制作均为精良的年代剧《老酒馆》;前半部新颖有力的古装剧《大明风华》;偶像剧里依托“偶像演员”走到极致的《亲爱的,热爱的》。
 
没有选择耽美剧《陈情令》并不是它热度、流量不够高,而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依旧是“尺度”的胜利。分寸拿捏到能够过审,却又一眼看得懂是“社会主义兄弟情”。
 
献礼剧《外交风云》也类似,能跟观众撞出多少火花,首先取决于有关部门愿意“解密”的内容,一旦尺度收紧便只能蜻蜓点水。
 
年度思考:
百花齐放但也有遗憾的一年
思考一:献礼剧和正剧等待高峰之作
 
整体来说,“百日展播”的献礼剧数量和质量都是近十年之最:创作和制作最均衡的是《老酒馆》,《奔腾年代》剧本的扎实程度也并不逊色,《外交风云》是庙堂和市井都有话题。其他如《激荡》《光荣时代》也均在平均水准以上。

\
 
当然遗憾也明显。2019年的献礼剧没有出现如2018年《大江大河》那样的爆款。
 
这一问题的出现有客观的“天时”原因。各大公司集中入局,难免会有题材的扎堆、撞车和观众同期的审美疲劳。
 
同时,也有创作上的问题。只从剧本来说,十五年前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就已突破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局限。但不少创作者如今却还只琢磨着,如何用献礼剧嫁接谍战、青春等题材类型。“大时代、小个人”的总要求沦为形式,甚至做不到“国事往家事里写”。
 
思考二:现实话题剧有话题和温暖但立意不够高
 
都市话题剧在2019年的播出效果非常好。由《都挺好》打头,后续《少年派》《小欢喜》等接力,从“悬浮剧”“偶像剧”走向现实题材的开花结果,可喜可贺。
 
\
 
但遗憾也有。从剧作角度来说,依然是围绕爸爸、妈妈、公婆、儿女来设计矛盾冲突,只是婆媳矛盾的冲突内容,升级到了老百姓每天操心的现实话题。但主创们为了追求“极致”,依旧可以牺牲艺术性,戏剧套路无非“典型环境、典型话题”下的“极致人物、极致问题”或“典型人物、极致行为”。
 
从“高于生活”的立意角度来说,我们的都市话题剧更无太大新意,远不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们与恶的距离》等台剧。
 
思考三:类型剧品质更上一台阶但“付费升级”上操之过急
 
《庆余年》用“沙雕”风在女性观众与男频题材之间,找到了契合点,达到了高度兼顾。《陈情令》是定位精准的“粉丝剧”,紧紧抓住了舍得花钱的“腐女”和少女观众。从《破冰行动》到《长安十二时辰》,类型剧的品质“更上一台阶”。尤其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制作水准,达到了国产古装剧的巅峰,甚至不逊色于美剧精品。

\
 
对比品质的进步,升级的“单集付费”显然步调有些操之过急。欧美的“单片付费”其实更多用于结局或者“一次性看全季”,并没有过付费仅提前看部分集数的先例。希望网络视频平台未来能寻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年度展望:
春天来了也还会有“春寒”
如今,影视行业的收缩依然是大趋势。一旦整体经济状况和广告收入下滑,没有人接盘,采购预算必然收缩。除了控制成本、限制明星艺人片酬外,未来大家还将在削减腰部项目、发力定制剧、探索新盈利模式等方面做文章。
 
市场洗牌还会持续,除了一线公司,习惯用“大IP+小鲜肉+明星班底”方式组盘的非平台型公司会大批死去。一批以创作和制作为核心竞争力,也习惯“定制薄利”的新公司会崛起。
 
趋势一:“一头一尾不要腰”
 
即使预算收缩,平台一般会压价,但不会砍掉头部项目。出爆款才能以点带面进而形成所谓的产业“破局”,这决定一个平台的上限。
 
定位精准、差异化竞争,能以小博大的“小而美”项目也会保留。例如芒果TV依靠《奈何BOSS要娶我》等甜宠剧差异化竞争,这是预算少时保播出量基本面的好办法。钱少了,首先会砍不上不下、不痛不痒的腰部项目,未来几年将是一个“不要腰”的过程。

\
 
趋势二:以剧本为导向组织项目的定制剧将全面发展
 
头部项目走版权,一般项目走定制;网络大半比例走定制,卫视少量项目走定制,这是最近两年的基本面。
 
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平台面对明星艺人的日渐强势,定制剧对平台版权生态的有益作力,可以想象,定制剧会成为未来最主流的一种制播合作模式,并延展到一线卫视和头部项目。
 
虽然网与网、台与台之间的生死竞争会更激烈,但台网联动将会更加紧密。即使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平台,也会很快意识到现在已经过了争地盘、抢观众的时代。相比之下,台网联合打造头部爆款,实现“1(内容)+0(产业)”的效果,完成自我造血会更理智。

\
 
定制剧的模式,也决定了制作公司将会以剧本为基础拿订单。先有故事,而不是原来先有一个明星演员或者市场发行,再去组织一个项目。项目导向将会调整,重视剧本,尊重专业,这一趋势对于创作者来说将是件好事。
 
趋势三:未来将会形成真正具备“中国气质”的新“主旋律剧”
 
从《建国大业》到《智取威虎山》《战狼》再到《我和我的祖国》,从“数星星”主旋律,到用观众喜闻乐见的类型片承载主旋律,再到气质独特也能被观众喜欢的真正新品类,献礼片完成了“三步走”。
 
在电视剧领域,“三步走”尤其是第三阶段的转型,还是现在进行时。随着持续开发和大量优质团队的入局,代表创作上更高水准、真正具备“中国气质”的新“主旋律剧”迟早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