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解码2020 | 世界电影经历院线和流媒体的贴身肉搏结果有了…
日期:2020-12-14 11:39:00 浏览次数:
距离2021年只剩下半个月了,不出意外,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第一大电影票仓。
纵览全球电影市场,国外的日子确实难过,国内的也并不顺利。这一年发生的大小事件,若是放在往年,每一件都值得大说特说。但在2020年,见多了波折,电影的小情大事也就可以坦然接受了。 
国外市场集中在院线与流媒体之争,国内市场的青黄不接也已然显现。这种电影市场生态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年又有哪些关键节点值得记录,不妨一一梳理来看。
国外院线:从“抵制”到“真香”
截至目前,北美地区2020年票房排行榜前十的作品(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除去《信条》(4588万美元票房)和《新变种人》(2383万美元票房)两部电影,其余8部都是疫情之前上映的影片。
\
《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以2.04亿美元的成绩暂列2020年北美地区票房冠军,从体量上看,这个成绩甚至不及去年票房第11的《小丑回魂2》——2.11亿美元。
院线电影乏善可陈,而在流媒体上线的电影则具备相当声量。 
众所周知,流媒体平台与传统院线纷争不断。去年,奈飞出品的电影《爱尔兰人》因在地方院线上线26天即登陆流媒体平台,遭到北美三大院线的集体抵制。而今年疫情则引燃了曾经埋下的伏笔。
\
传统院线的发行方式已破,今年海外电影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变”。
 一方面,延期上映导致宣发费用超支,为了尽快回本,不少影片被迫转战流媒体上线。另一方面,流媒体逐渐掌握更多话语权,它们更愿意采取自己熟悉的方式来操盘,这使得电影的发行方式更加灵活。 
在这个过程中,两厢情愿只是理想状态,院线与流媒体平台之间角力不断,这从AMC与环球影业的风波可以管窥一二。
今年4月,环球影业出品的《魔发精灵2》成为首部“院转网”的好莱坞电影。“炸弹”引信彻底被点燃了。
\
《魔发精灵2》宣布“院转网”后,美国第一大商业连锁院线AMC对环球影业的行为予以回击,宣布不再放映该公司的任何一部影片。不过,死斗的决心却没有持续太久。到了7月底,AMC院线转身就与环球影业握手言和、签订新的协议,将院线窗口期定至17天。
你瞧,在真金白银面前,志气顿时就消解了。 
但这可以理解。毕竟,网播后的《魔发精灵2》上线三周,就斩获了近1亿美元的点播收入。这种即时变现的方式,为那些还在迟疑要不要“院转网”的影片提供了颇多信心。 
催化加速院线窗口期这场战争的,还有院线上映的收益问题。网络电影赚了个盆满钵满,院线电影却有点愁云惨雾。坚持诺兰《信条》上院线的华纳,最终只收获了4500多万美元票房,赔了血本无归。
\
敌退我进。电影院日子不好过,流媒体却乐享其中。观众不敢进、不能进影院,只能待在家里“打开电视看电影”。
7月初,迪士尼斥资7500万美元购买《汉密尔顿》于Disney+免费放映,一时间Disney+的下载量和注册量激增。 
如果说《魔法精灵2》还只是腰部电影转战流媒体平台的新鲜尝试,《花木兰》今年9月4日上线北美流媒体市场则昭示了头部影片的态度。据悉,相比前一周,《花木兰》上线拉动Disney+下载量激增68%,付费增193%。
\
不过,下载量并不代表高票房,也不是所有的电影搁到流媒体平台都能吃到肉。虽然《花木兰》数据不错,但拙劣的内容还是令观众对它say no。但此事不赖发行,这一水平的电影在院线上映,也必然是赔钱的命。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花木兰》的遭遇大概让华纳产生了不少心理阴影。他们宣布,《神奇女侠1984》并不选择如《花木兰》一样的高端付费点播模式(PVOD),而是上线HBO Max一个月,只要开通付费会员,就能直接观看。
当然,该片也会同步影院上映。这种“两手都要抓”,应当和导演诺兰对流媒体的抱怨不无关系。 
但建议是建议,生意是生意。12月3日,华纳宣布2021年华纳兄弟所有预定发行的电影,将于院线和流媒体平台HBO Max同步上线。浪头彻底打过来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华纳绝不会是个例。尤其是在海外疫情迟迟不见好转、劝戴口罩的拜登又上台的今天,北美院线想必还得冷清好些日子。胜者很明显了。
\
流媒体的胜利,也会催生不少新变化。受疫情影响,院线上映新片势必要求类型更加面向大众,因现实原因又要限制成本,未来院线电影的丰富性堪忧。
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的选择性就变得多元起来了。 
比如,一心“冲奥”的奈飞,就在影片多样性上做了不少尝试,不断尝试各种题材,与全球知名导演合作,积极尝试并建构着符合观众口味的内容矩阵。
 
\
无论是去年联手斥巨资联手马丁·斯科塞斯打造的《爱尔兰人》,还是聚焦中产阶级婚姻生活的电影《婚姻故事》,又或是今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颇具现实意义的《芝加哥七君子》,还有记叙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曼克》,都各有味道。 
当然,也有院线赚钱的反例。在海外电影市场日益颓丧的当下,动漫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近两月就在日本院线杀出了一片天。
从10月16日开始的全国路演起,其最新票房已近300亿日元。就此势头来看,超过日本电影票房榜第一的《千与千寻》(308亿)已没有悬念。然而,这也只是个别情况。
\
国内市场:青黄不接,期待“硬菜”
相比国外电影市场一片狼藉,国内市场的情况相对较好。虽然全年票房破200亿的可能性不大,但全球第一大电影票仓的名号还是首次被国内电影市场揽获了。
一切从头看。今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妈》等7部影片蓄势待发,这本应是高开高走的电影大年,但受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影响,7部电影相继宣布撤档,国内电影市场迎来了它的“至暗时刻”。
撤档后的《囧妈》在24小时内就和今日头条谈妥了网络首播的合作,成了疫情之下首部转网的院线大片。
对此,有人忙着极力声讨,理由是片方头也不回地就把院线“抛下”,让前期宣传花费巨大的影院蒙受损失。还有人忙于分析利弊,意图在“院转网”的惊人之举中为市场照亮更多可能前行的路。
对普通观众来说,《囧妈》这波操作则是狠狠拉了一波好感。因为足不出门就可以线上免费观影。一时间,全国观众都嚷嚷着自己“欠徐峥一张电影票”。
\
3月,宣布电影院复工与暂停复工的声音交替出现,但影院一直处于闭市状态。事实上,即使能够复工,电影市场也会是一番惨淡景象。毕竟新片不会轻易冒进试水,而老片又无法提振市场信心。
与电影院的门庭冷落相互映照的,是没有破圈的网络电影。 
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工作,国内电影市场于今年7月陆续复工。文艺片《第一次的别离》打头阵,在影院复工首日上映。在随后的七夕情人节,《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荞麦疯长》等新片又创造了一个观影小高潮。
\
真正的高潮,则要等到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商业大片《八佰》上线。观众压抑已久的观影热情得以释放。这部影片也打破了国产战争片的票房天花板。要知道,近两年上映的战争片《解放·终局营救》《八子》,票房都没有突破5000万。而《八佰》凭借一己之力,斩获了31亿元票房。
\
之后的国庆档提振了电影行业的士气。“抢跑”的《夺冠》因为删减、改名等原因,市场遇冷,后期持续释放物料,却也难挽颓势。《急先锋》是雷声大雨点小,让不少网友感叹成龙“英雄迟暮”。但《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短暂竞争后,分列票房榜第一、第二的成绩,还是让人颇感欣慰。 
当然,安逸只是暂时的,疫情影响下的后国庆档电影市场,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然显现。《金刚川》《除暴》等影片只是掀起些许浪花,却没能联动持续制造热度。目前来看,零零碎碎的小体量影片显然不能满足观众口味,工作日只有三、四千万的票房,与往年同期五、六千万的体量相比,还是差了一截。
\
对于更多的院线电影来说,他们瞄准了来年的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等已经定档大年初一。对于观众来说,他们还需要再等待。如果空窗期过长,才培养起来没几年的春节档新民俗又会否随之改变呢?
结语
总览国内、国外电影市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即便都是“院转网”,但其内在机理和运作机制迥异。 
第一,用户付费观念不同。国内观众还缺乏为线上内容付费的习惯,PVOD的模式很难短期在国内流行起来。或许像HBO MAX一样的订阅模式更适合国内。比如,爱奇艺的星钻会员。但话说回来,国内又有哪家平台能负担起《神奇女侠1984》这样的大片的市场期望。更重要的是,国内盗版的传播速度,可比国外快多了。一切还得慢慢来。
\
第二,疫情情况不同。国内电影市场停摆5个多月,但因为疫情控制有力,等到7月复工时,观影人数能够迅速反弹。综合来看,《囧妈》《大赢家》等片“网播”只是个案,院线电影仍然是全年电影市场的基本盘。而对于国外的影院来说,疫情控制不力,以北美市场为代表的电影院线几乎全线瘫痪,流媒体平台压倒传统院线唱大戏。 
第三,观众审美兴趣的不同。国内二三线城市观众养成走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还只是近几年。更多时候,电影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只是一种娱乐消遣,有固然好,但也非刚需。而在国外影院,观影是大家休闲放松的必备手段。即使线下观看不方便,大部分国外观众依然会选择在流媒体平台观看。换句话说,这是观众对于电影播出方式的自主选择。
第四,家庭影院的配置问题。国外的家庭影院配置已然成熟,而在国内家庭影院的硬件装配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比如,线上观影受限于小屏的《囧妈》是此中代表。不具备影院的沉浸性、社交性,更像是个人消遣的一部分。抛却社交的属性,想要打动单独的个体,需要耗费的努力远比打动人数相同的团体要多得多。所以从观赏效果来看,《囧妈》摆上小屏,迎来一阵又一阵的骂声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合来看,未来国内国外的电影发展之路,还真得区别对待、仔细考证。
 
【文章来源:影视独舌 文/文朔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