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这半年,低位运行的网剧暴露了很多问题
日期:2021-06-30 11:53:20 浏览次数:
复盘上半年的网剧样态,首先要整体比较一下今年以来网剧与电视剧的发展走向。从直观感受上说,有两点比较明确:一是电视剧的翻盘;二是网剧与电视剧审美倾向的再次分野。

电视剧的翻盘并非偶然。

一来,今年是献礼大年,电视剧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聚合了众多顶尖主创,推出了以《觉醒年代》《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国》为代表的多部口碑、热度与社会影响力俱佳的主题创作。

年过一甲子的电视剧行业,虽然正遭遇媒介迭代的危机,但无论是观众号召力还是人才凝聚力,总是超过网剧的。群策群力奉上精品,不算意外。

\

二来,也与剧集行业整体的发行态势有关。如今,视频网站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开源节流、连横合纵的新阶段。

视频平台在成为类型剧的主要策动与出品方的同时,也在想办法加速回收成本。因此,很多平台主投主控的全民向S+剧集,如《叛逆者》《生活家》《斗罗大陆》《紧急公关》等,都选择了先发行央视,自己再同步网络独播。

网剧与电视剧审美的再次分野倒是有些意外。

去年,白玉兰奖和飞天奖先后将“网络首播剧”纳入评奖范围,标志着电视剧与网剧评价体系的正式统一。按常规讲,两者在创作上的合流也到了提速之时。但今年上半年却意外呈现了分道扬镳的态势,从题材选择到影像风格,从叙事模式到剧名偏好,电视剧和网剧都各有章法。

同时,网剧也因为在创作资源上给主题剧集的让位,整体发展态势疲软。

从作品看,上半年的亮眼之作不多,且多为网剧强势类型中的圈层爆款;从运营看,剧场化这个关键词似乎绕不过去,但又很难短时攻克;从产业格局看,以版权之争为由头的长短视频大战余音袅袅,但更隐蔽的战线其实藏在观众的审美培养权的争夺中。

遍地“类型+”意味着什么?

甜宠+、幻想+、悬疑+。

将今年上半年的网剧全盘数过,会发现这三个大类型,占据了大盘的9成以上。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网剧本来就以类型化起家,而这三者正是发展较为成熟、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三大类型。但如果细致分析,也会发现一些新进展。

先说数量最多的甜宠剧。

如果回到三年前,网剧中最受欢迎的情感向类型剧并不是甜宠,而是青春剧。只是,随着近年国内市场对女性观众情感刚需的认知发展,由青春、爱情、偶像等类型元素嫁接而成的本土类型——甜宠剧才应运而生。

如果说,初代的甜宠剧靠“苏”“撒糖”“颜值”就能无往不胜,如今的甜宠剧想要出头就难得多了。在内卷严重的2021年,关键词是甜宠+高概念。

比如,甜宠剧只写当红爱豆和社畜娱记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那是不够的,就算配上堪称娱乐圈手记的细节复原也不够。要想让观众露出姨母笑,还要有《变成你的那一天》里的男女主“灵魂互换”梗。这样,剧迷才能收获“嗑糖”和“泥塑”(把男性偶像看作女性)的双重快乐。

再比如,古言剧想要甜还是“王爷爱上我”的基本配置就太朴素了。“女尊”国的设定要不要试一试?反向“重生”的间歇失忆要不要玩一玩?还嫌不刺激,那加上一接吻就失忆的buff好不好?这些全部凑到一起,再加上高密度、高想象力的吻戏,就是“三而不竭”的《双世宠妃3》。

幻想+的路子就更广了些。

国产剧中最传统的幻想题材是神话,在本世纪初被仙侠取代,又在2010年后逐步进阶为玄幻剧、魔幻剧。不过再怎么“幻”,主力部队还是古装。今年的幻想+网剧成分要复杂一些,奇幻、科幻、都市、民国排列组合,诞生了一些新的亚类型。

比如,凭借“放肆藤你”收割一众少女心的《司藤》是包装成都市科幻的都市奇幻。在当代背景中,将奇幻转化为科幻以求安全创作的操作其实并不少。不过,此前大多剧集都选择转化为梦境、幻觉或者精神疾病,生硬有余。《司藤》则巧妙地勾连了主角的几世恩怨和“远古外星人”的世界观,做到了自圆其说。

翻拍自英剧《真实的人类》的《你好,安怡》,则是家庭伦理科幻。国产网剧呼唤科幻元年已经好几年了。但具体到创作层面,“硬科幻”拍不出,“软科幻”难落地甚至“奇幻化”才是常态。《你好,安怡》的IP虽然来自海外,但因为具备充满话题感的“第三者”桥段与AI伦理问题,取得了一定热度。

悬疑+虽然数量不多,但形态各异。

以小搏大的《御赐小仵作》是古装、甜宠与法医题材的混搭;《毛骗》团队的《都市的边缘》是黑帮、诈骗和荒诞喜剧的整合;《猎狼者》可以说是硬汉动作,也可以说是警匪枪战;《谎言真探》算是比较纯粹的类型剧,仍能看出对美剧《别对我撒谎》的模仿痕迹;到了《皮囊之下》就更加杂糅了,勉强能辨清算是情感悬疑。

就今年上半年的作品表现来看,类型+还算得上是创作良方,尤其是在圈层竞争中。但换个角度来看,“类型+”或者说类型解构的普遍出现,其实正意味着一个类型的衰败。

国产网剧经过数年摸索,才遴选出这几个兼具戏剧矛盾和本土落点的类型,一旦被观众淘汰下一步该怎么办?大家是要去找更多新的舶来类型拿来化用,还是回到国产电视剧题材论的维度上才更合适?

毕竟,《赘婿》作为今年网剧最大的“爆款”,便很难用类型程式来解释。

剧场化和档期化

谈到运营层面,“剧场化”算是今年的关键词。

从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到优酷的宠爱剧场、悬疑剧场、港剧场,再到芒果TV的季风剧场,四大长视频网站中明确铺开剧场化运营的已占三家。

此前影视独舌已有稿件专门对剧场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此处不再详叙。只明确两点。

第一,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剧集归类,到对作品有拣选的剧场化运营,这是视频网站品牌化运营的成功探索。如今,长视频网站想要赢得订户和广告主的信任,不惜重金的内容厮杀已经无法继续,跟短视频网站比流量也不现实。将某一题材领域稳定、较高质量的作品输出做成品牌,是赢得持续信任的良方。

第二,理想中的剧场化需要大致的题材框限,但又不能仅依赖题材勾连。以目前国产网剧的创作统筹度而言,想要在不同的主创团队、不同的剧集之间形成互文并不容易,在互文的基础上构建内容宇宙就更难。

能够提高剧场期待的另一个关键词,其实是档期化。就像购物有双11、618,电影有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一样,用一个时段调动用户的消费期待远比用特定内容更高效。

实际上,在去年迷雾剧场刚刚开播时,有明确的与暑期档绑定的倾向。只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影响,2020年的迷雾剧场拖拉到9、10月份才结束,今年的“迷雾剧场”也才无缘暑期档。相信,随着剧场化运营的经验积累,迷雾剧场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方法,实现剧场化与档期化的并轨。

在迷雾剧场之外,视频网站也还有其他探索网剧档期化排播的尝试。

比如,在今年春节前后,爱奇艺播出了两部具有贺岁意味的剧集。一部是姚晨、白宇、大鹏领衔的《假日暖洋洋》,讲的是三组人物在海南度假过年的故事;还有一部是献礼网剧《约定》,这虽然是一部主题创作,但开篇第一个单元《年夜饭》跟春节的气氛相得益彰。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剧场化与档期化的排播运营,正是当下长视频网站品牌化探索的两个重要方向。

尾声:不能不谈的“长短”之争

最后,再谈谈长短视频平台之争这个“房间里的大象”。

先是由视频网站牵头,联合制作公司、编导演群体,连续两次就版权问题向短视频平台“下战书”;后有成都网络视听大会上,长短两个阵营之间的互掷刀剑。长短视频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不惜冒着股价波动的风险,必须借舆论加持来解决的地步。

从商业层面上来说,这对长视频是必打之战。

短视频平台靠着只支付运营成本,不付内容成本的逻辑,靠对大量侵权视频的纵容,在短时间内聚合了巨额流量。因为与用户之间是共分流量收益的关系,短视频平台还收获了用户大量沉默的支持。

而长视频网站因为要付出大量内容成本,长久以来很难走通盈利模式。如今,因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竞争,长视频平台甚至还要面临模式信心危机——缺乏长期眼光的资本,在长短对比之下,往往会给长视频模式打个问号。

如今,商业模式之战谁能笑到最后还没定论,但短视频消费给剧集审美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习惯五分钟看全剧、热搜追剧的观众,对剧集的要求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反转”多不多成为编剧强不强的重要指标,剧情发展快不快成为主创良不良心的重要参考。

这时候,视频网站是遵循用户思维让编剧、导演们迎“快”而上,还是下决心争夺用户审美的培养权?

我想,这也是今年上半年留下来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