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改编大风刮起,哪些严肃文学作品要起飞?
日期:2021-09-17 11:14:49 浏览次数:
2021年9月16日 | 总第2629期

最近,“严肃文学改编热”愈演愈烈。

先是李路执导、王海鸰编剧,雷佳音、辛柏青、小宋佳、殷桃主演,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人世间》宣布杀青;再是王蒙小说《这边风景》传出改编消息,确定编剧为王力扶,目前正处于剧本创作阶段。两部小说皆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边风景》是第九届,《人世间》是第十届。

与此同时,路遥的《人生》也曝出了改编消息。过去的40年里,这部小说曾被改编过两次。这次的第三次改编,换了个新名字:《人生·路遥》。听起来像部传记片,但从总局的备案公示看,还是剧情片的路数。

根据刘育新小说《古街》改编的《掌眼》,这两天也官宣了阵容。张峰执导,张一山、胡冰卿主演。《古街》曾获第一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

其实,严肃剧改编风口并非刚刚掀起。这两年,虽说“网文IP”依旧是改编剧的最大上游,但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也不在少数。

比如,改编自作家余耕小说《如果没有明天》,郭京飞、高露主演的《我是余欢水》。又如,改编自作家陈彦同名小说,张嘉益、闫妮主演的《装台》。

《我是余欢水》将镜头对准了中年男性这一群体,余欢水胆小怯懦,被家庭、工作压得喘不过气。《装台》则讲述了西安一群舞台搭建者酸甜苦辣的生活琐事。两部作品都是典型的小人物故事。前者荒诞,后者现实,各有味道。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严肃文学改编热的兴起,大抵在网文IP的辉煌时代就埋下了伏笔。这一风口能持续多久?又有哪些作品值得关注呢?

下一部严肃文学改编剧在哪?

最近传出消息的数部严肃文学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这边风景》。毕竟,它的作者是王蒙。提到王蒙,无论你是50、60后,还是80、90后,想必都不会太陌生。《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皆是经典之作。

2015年,王蒙凭借《这边风景》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这也是他首次获得该奖。和他其他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颇为特殊。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个时候我响应号召,去新疆到劳动人民中去,到火热的一线基层去扎根……小说从头到尾都是掏心窝子的认真,这是我今天再也无法抵达的写作状态了。”

《这边风景》被誉为西域的“清明上河图”,既是边疆的风情画卷,又是宏伟的民族史诗。这次改编依然会以《这边风景》原著中的人物伊力哈穆、米琪儿婉、库图库扎尔、杨辉、尼牙孜为基础,讲述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添加并丰富由原著人物衍生出的角色。

王家卫改编《繁花》的消息,也传了好一段时间了。《繁花》是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名气不小。从剧集《繁花》官微放出的内容来看,这部剧的总导演是王家卫,秦雯编剧,胡歌领衔主演。“王家卫+胡歌”的配置,很有吸引力。

这部小说的诞生很有意思,时任《上海文学》编辑的金宇澄,本只是在网上随意注册了个账号,开始用上海话记载故事,日更千字,不多不少。没想到读者甚众,故事也就次第展开。几个月后,小说集结成书,取名为《繁花》。

《繁花》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把那座城市奇妙的复杂感写透了。小说有两条故事线,一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一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主角有三个人,沪生、阿宝和小毛,讲的就是这三个人从小到大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放在王家卫手中,无疑是“玄”上加“玄”。说不定真能“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掌眼》虽然改了名,但故事的主线没有变,依旧围绕着民国时的古玩商人展开。百年琉璃厂,颠沛妙趣人。清王朝崩塌后,无数珍贵文物流入民间,造成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的畸形繁荣。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独具慧眼的古玩商人。

除了已有确切消息的作品,也有些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项目。

比如,张艺谋要把陈彦的《主角》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就是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及的。莫言的《丰乳肥臀》也签约了爱奇艺,不知何时能与观众见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备案公示里,《南方有嘉木》和《北上》也都做了备案。前者曾举办过盛大启动仪式,传言投资金额高达2.5亿。后者暂无动向。

贾平凹《秦腔》要改编成影视剧的消息一传再传,最新的消息来源豆瓣条目《秦腔》,导演写了张永新。张永新导演透露,的确有接触,但还得看剧本。

这些严肃文学改编剧中,最快能播出的,应当还是《人世间》。

严肃文学改编,从来不是孤峰

严肃文学过时了吗?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如果按照市场占有率来算,即使《红楼梦》《活着》常年占据豆瓣读书Top250,我们也必须承认,愿意看严肃文学的读者,的确越来越少了。然而,若是以改编价值来看,严肃文学或许正走在生机勃勃的道路上。

十年前,是网文IP的天下。当时国内最热的网文IP有两个,《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至于《斗破苍穹》《斗罗大陆》,还要往后靠靠。“大IP+小鲜肉”的模式,不知制造出多少大同小异的作品,又不知引发了多少吐槽和争议。

如今呢?虽说《鬼吹灯》《盗墓笔记》仍然在不断地产出改编产物,但影响力大不如前。而《终极笔记》虽契合了原著粉的胃口,但更像是一种圈地自萌,没有“破圈”。

事实上,严肃文学改编从来不是偶然一现的孤峰,而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像《人世间》《这边风景》这般的皇皇巨著,并不是首次被影视行业看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创立以来,就与影视改编紧密相连。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有6部小说获奖,两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一部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同年开出了“双黄蛋”,李俊拍了一部电影,王炎也拍了一部电影,都在1981年上映。另一部小说改编的作品名气更大,那就是谢晋执导的《芙蓉镇》。小说作者是古华,编剧请来了阿城。

过去十届茅盾文学奖,共有48部长篇小说获奖。抛开由于年份所限,尚未播出或尚未拍摄的近两届10部作品,前八届的38部小说,有24部已经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抉择》《白鹿原》《推拿》等作品,更是被一拍再拍。

这些作品中,有描摹关中和陕北地区社会变迁、黄钟大吕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有聚焦江南风雨、温婉动人的《白门柳》《茶人三部曲》;有传记体的《长恨歌》《少年天子》;还有诡异迷离、惊心动魄的《暗算》等等。

茅盾文学奖只为长篇小说授勋,入围的标准是13万字以上。长篇小说显然更适合拍成电视剧,电影则需要在其他领域寻找灵感。比如,《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创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茅盾文学奖年岁相似。如果说茅奖以专业性获誉,那么《小说月报》的最大特点就是全民性。早些年,哪个80后家中没有一本《小说月报》呢?备受读者青睐的它,催生出一部部经典作品。

作为中国影视作品最重要的文学源头之一,由《小说月报》文章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毫不逊色于茅盾文学奖。《神鞭》《菊豆》《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天下无贼》《集结号》《金陵十三钗》《师父》……

就此来看,当下刮起的“严肃文学改编”风更像是一个有维度的轮回。风水轮流转,网文IP的“上头”时代注定要过去了,现实主义复归正当其时。

我们为什么需要严肃文学改编剧?

 

我们为什么需要严肃文学改编剧?

第一,严肃文学能提供更高的性价比。

影视作品想要令更多的观众满意,讲一个好故事是关键。比起那些拥趸者众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的故事完成度必然更高。“小白文”往往是很难讲好一个故事的,需要经过编剧大刀阔斧的修改才能适配荧屏。但严肃文学不同。

拿茅奖小说举例,大多数茅奖小说的问题,是适不适合影视剧改编,而不是有没有一个好故事。适合改编的严肃文学,早就全都从文字变成镜头语言了。

于价格角度来说,哪怕是最热门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它的版权费用也一定比过往第一梯队的网文低得多。正如上文所说,网文IP的流量时代已经过去了。更何况,严肃文学还能改编成舞台剧。简直把真划算写到了脸上。

第二,严肃文学改编剧契合如今的市场。

一方面,现实主义复归已是大势所趋。古装剧的商业属性仍然强烈,但留给它的舒适区不多了。都市生活剧虽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总拍成话题剧的模样,也开始遭到舆情的反噬。严肃文学是一个新渠道。

《大江东去》虽然是通俗(类型)文学,但改编而成的《大江大河》走的仍然是史诗正剧的路数。这和严肃文学的调性不谋而合。不论是路遥的《人生》,还是贾平凹的《秦腔》,抑或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皆是以厚重破题。

另一方面,对市场动向最敏感的平台,也在寻求和严肃文学合作。《人世间》就是腾讯影业出品,爱奇艺当年的四大超级网剧有两部是严肃文学改编。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观众越来越拥戴正剧。尤其在《觉醒年代》《山海情》播出之后,大众对“好剧”的标准有了硬性要求。满足不了,就要被批评。

第三,严肃文学拥有一种永不过时的力量。这和严肃文学的本身属性有关。虽然短视频时代的受众,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阅读、观影方式。但在那些长篇幅的大部头里,仍然潜藏着当今时代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同样如此。这类作品可能不是应景之作,不能随着潮流来迎合观众,触及他们的“爽点”。但这恰巧又是它的优点。它不会一打就散,好作品一定能立得住,有一种绵延的、持之以恒的力量。

然而,严肃文学改编剧也不是无懈可击。严肃性和娱乐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难以调和或许都可以忽略,但从目前的网络舆情来看,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所谓的“三观问题”。电视剧本身遵循的是传统道德观,而严肃文学往往会大力捣碎它。别说《丰乳肥臀》了,谁看《长恨歌》不怒斥王琦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