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国产纪录片进入“大航海时代”
日期:2019-10-10 17:44:54 浏览次数:
本文首发微信号:剧焦一线(ID:TVfocus)
作者:李知恩 / 编辑:于华东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公布了一份纪录片专题收视报告。
 
报告显示,在2019年6月3日至8月9日期间,《瞬间中国》《手创中国》《传承》《国家记忆》《大国工匠》《外国人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走遍中国》《记住乡愁》《中国味道》《稻米之路》等11部纪录片在电视台的收视率突破了0.5%。
 
\
 
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行业投入的加大下,国产纪录片的产量不断走高,高质量爆款频出,整个纪录片产业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从题材来看,爆款的类型开始更加丰富,从B站火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腾讯视频联合陈晓卿打造的《风味人间》再到今年受热议的医疗纪录片《手术两百年》,除了美食和文化两大常青题材外,国产纪录片在现实主义题材领域的探索也在加深。
 
\
 
从受众来看,与前几年“纪录片观众人口老龄化”论调不同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年轻人中的流行,让整个行业重新认识了当下时代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年轻观众热情高涨下,近几年不少纪录片在制作风格、形式、时长上也在根据新一代的口味和习惯做出改变。
 
从平台来看,纪录片市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制作主体更加多元化,从此前单一的由电视台制作到如今视频网站在纪录片行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媒体渠道的拓展和融合,也将加速纪录片产业的价值释放。
 
 
1
产量与质量双高
现实主义题材火爆
 
国家对纪录片产业的扶持力度一直很大。2018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该工程将在题材规划、资金扶持、播出调控、人才培养、市场引导等多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来推动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近7%。此外,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纪录片总产值的年度增长率为12%左右。
 
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行业生产投入的走高,让国产纪录片的产量不断上升,2018年仅纪录电影的数量就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
 
与此同行,大批优质纪录片走红后,资本开始逐渐注意到了这个行业,为作品生产带来了更多资金。CDRC统计显示,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自制纪录片,千万元级投资制作作品越来越多,这也加大了高质量头部纪录片产出的概率。近几年,《他乡的童年》《手术两百年》《风味人间》《人间世》《西南联大》《生门》等纪录片的豆瓣评分均在9分以上。
 
\
 
前几年,国内纪录片行业的常青题材一直是美食类纪录片和文化类纪录片,如每出一季便会引起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以及让故宫手艺人走向大众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前者本身属于国民级大IP,后者则是从B站破圈层实现了全民热度。
 
从美食题材来看,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外,近一两年《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寻味顺德》《早餐中国》等同类型纪录片也拥有较高热度,其中《风味人间》将美食探索领域拓展到了全球,而《人生一串》呈现的则是此前被忽视的烧烤文化。从文化题材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大国工匠》等均引起了热议,其中《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豆瓣标记看过人数过万。
 
\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食和文化题材外,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也频繁诞生爆款,其中最热门的当属医疗主题的作品,如透过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生命降临的喜悦的《生门》;呈现人类与疾病抗争历史的《手术两百年》,试图还原真实医患生态的《人间世》等。
 
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更为人性化,更加具有温度,再者医疗的话题也很容易牵动普通人的心弦,《生门》《人间世》等纪录片下不少网友直言自己是哭着看完的。
 
\
 
除医疗主题外,热门的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还有《城市24小时》《零零后》《一百年很长吗》《差馆》《四个春天》等作品,它们聚焦的或是社会底层人士、城市社畜群体、00后,或是手艺人、中国家庭等,作品大多以情动人,具有较高的思辨性,引起了不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讨论。
 
 
2
受众年轻化
带来形式、风格、时长转变
 
题材走向丰富的同时,国产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
 
《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纵观2016年世界纪录片发展情况,新媒体的冲击、观众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英国BBC、日本NHK、美国探索频道与国家地理频道通过采用大片策略、开辟新媒体空间等方式吸引年轻观众。
 
在国内,近两三年,纪录片与年轻人之间的壁垒也正在被打破。《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关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在B站年轻群体中走红,可以说让整个行业对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产生了新的认知。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透露过一组数据:《我在故宫修文物》70%的观众是18岁到22岁的人。
 
\
 
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能沉下心来感受记录片的魅力了。腾讯视频早前也曾公布过一组数据:2016年-2017年,腾讯视频平台纪录片频道的年轻用户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可以说,《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风味人间》《人间世》等多部高质量作品的问世,让国产纪录片在年轻观众群体中立起了口碑。
 
市场敏锐感受到年轻一代对纪录片表现出的极高热情后,也开始在制作上对年轻受众更加友好。首先,从语言风格上来讲更加“潮流”,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解说中加了“萌萌哒”、“Duang”、“确认过眼神”等时兴的网络热词和热梗,来消除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隔阂。
 
\
 
其次,在形式上带来了更多交互性,所谓交互性不仅指的是通过弹幕这种形式进行交流。《了不起的匠人》播出时,优酷设置了片尾两分钟的“彩蛋”,播出三期后,“彩蛋”内容完全来自网友原创,网友可以通过晒自己的手工台和作品以及对“身边匠人”随手拍的形式,参与相关话题互动。
 
\
 
再者,为了适应当代年轻人碎片化的视频消费习惯,不少纪录片也在尝试缩短体量。除了上文提到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单集时长仅在5分钟外,电视台、视频网站、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跨界的媒体们都在发力时长较短的微纪录片。不过,短小的篇幅有时候也会导致纪录片叙事更为碎片化,故事性不足,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适合“小体量”呈现。
 
不管是年轻力量成为主力受众群体还是纪录片产业产值的迅速增长,似乎都印证了不少业内人士此前的预言:纪录片产业在中国被严重低估了。
 
 
3
网生力量崛起
催生产业新的增长极
 
长久以来,国内纪录片大部分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拍摄,很少有民间资本流入,但《2019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市场近47亿元的生产总投入中,各级电视机构投入约27亿元,各级政府机构投入约7亿元,民营公司(含民营制作公司和新媒体平台)投入约13亿元,由此可见当下纪录片市场的投资、制作主体正在多元化。
 
此外,CDRC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省级以上电视机构制作纪录片总时长约1.8万小时,播出纪录片总时长约6万小时。同时,2018年网友在视频网站点击观看的纪录片有2893部,纪录栏目有128档,点击量超过亿次的纪录片共有9部,排在首位的是《风味人间》,点击量高达10.7亿次。
 
\
 
一直以来,电视台都是纪录片制作、播出的主力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受众从大屏到小屏的流动以及视频网站的崛起,纪录片行业的“网生时代”已经来临。
 
从视频网站近几年的动作来看,腾讯视频引进了《国家地理》《地球脉动2》《蓝色星球2》等海外高质量纪录片后,与BBC联合出品了《王朝》,并且和BBC Studios共同宣布了“博思星人”计划,未来在纪录片领域或许将联手打造更多作品。自制内容上,腾讯视频和陈晓卿合作了美食类纪录片《风味人间》,并推出了纪实真人秀《奇遇人生》,二者口碑均很稳健。
 
\
 
爱奇艺与Discovery探索频道合作推出“太空周”计划,引进了《阿波罗计划》《宇宙有道理第六季》等系列内容,同时和二更视频联合出品了美食纪录片《此食此客》;优酷和BBC联合打造了纪录片《塞伦盖蒂》,自制作品《他乡的童年》《了不起的匠人》也都拥有较高热度,其中《了不起的匠人》还反向输出到了电视台;B站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主投了《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其中《人生一串》第一季播放量已经突破了6500万。
 
\
 
或许是纪录片偏向小众,近几年业内关注的一直是视频网站在“影剧综”领域制作水准的提升,但相对忽略了视频网站在纪录片领域的发力。在纪录片领域,视频网站的生态建设如今已经涉及内容制作、IP孵化、题材把控、分账体系、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认为,互联网平台会把国产纪录片推向一个新高度。其实这不仅是因为新媒体纪录片的出现催生出了产业新的增长极,也是因为视频网站面向新一代的年轻化思维可以为纪录片带来新的视角,产出更加国际化的内容,并探索更多垂直领域。
 
整体来看,国内纪录片产业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头部厂牌不显著、优质IP欠缺、海外影响力较弱等,不过当下整个纪录片市场的潜力正在被逐渐挖掘,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新的类型不断被探索、互联网的新玩法相继出现,随着入局资本的增多、行业投入的加大、商业模式的探索、技术的革新,未来纪录片行业的活力将被进一步释放,行业生态也将逐渐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