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特别策划|热潮下的网络电影IP化改编
日期:2021-01-28 19:24:01 浏览次数:
经历“蛮荒式”发展之后,网络电影在网络平台、制作方等行业多方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走上规范化发展路径。IP化改编作为网络电影的主要创作形式之一,业已在行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迹。
 
从微电影到网络大电影再到如今的网络电影,这一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影视创作形式,从无到有,逐渐获得资本关注。资金的投入、市场的成熟为网络电影创作打开了新局面,也促使IP化改编从最初蹭IP、打创作“擦边球”的“极限求生”模式,演变为发掘独立IP,开展原创内容系列化开发的商业化模式。多种形式并存的创作样态,为网络电影IP化改编的未来前景增添了更多可能。
 
竞争力与系列化
 
虽然近年来网络电影创作者对于原创IP的创作和开发愈加重视,但IP化改编依然在市场层面保持着强势竞争力。根据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陆续公布的2020年网络电影年度分账票房榜单来看,80部票房过千万元的作品中,吸金主力仍由老牌IP担当。
 
《2020年度优酷网络电影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规划备案中的IP改编影片数量逾280部,“狄仁杰”“封神榜”的数量增加,均超过40部。
 
爱腾优三大平台的年度分账冠军分别为爱奇艺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腾讯视频的《鬼吹灯之湘西密藏》和优酷的《狄仁杰之飞头罗刹》,均为IP系列化改编作品。以过5000万元高票房上榜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双平台上线作品《奇门遁甲》同样是由授权IP改编创作而成。
 
\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IP改编在影视创作领域很常见,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由于网络平台逐步拥有大数据掌控能力,能够通过作品的读者、观众反馈,掌握小说或者IP的市场反响,发掘具有改编价值的IP内容,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降低电影改编的市场风险。此外,在片方行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对于市场预判往往不准,而IP作品的固有观众基数优势,也会进一步助推“唯IP化”的现象出现。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网络电影注重IP化改编的现状。
 
“网络电影以IP化改编为主流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网络平台对流量的看重。”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电影投融资专委会秘书长朱玉卿认为,IP改编、系列化创作具有一定受众基础,意味着影片上线之初便具有一定点击率和播放量的保证,这是非IP作品很难达到的。因此,也造就了网感较强的寻宝盗墓、仙侠鬼怪和功夫动作等具有成熟IP支撑的作品占据网络电影主流的现象。
 
酷拓IP联合创始人方世彤认为,目前网络电影的原创能力仍然相对较弱,以IP改编为主的创作形式能够保证产出的作品具有较好的数据基底,满足各方对于播放数据的期待。“毕竟网络电影的数据导向依然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从创作层面来讲,电影IP系列化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作品效应。当首部作品取得一定成就,或者基于网络剧和文学作品进行的改编创作,能够让影片在上线之初就拥有一定观众基础时,后续的影片系列化可以让制作方根据首部的播出效果和受众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保证后续作品的质量。
 
骨朵数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网络电影单年播放量排行榜年度前15名中就有多部系列影片,《罪途》系列、《特种兵归来》系列、《大梦西游》系列、《鬼吹灯》系列、《这个保安有点彪》系列一直在网络电影领域保有一定热度。

\
2020年,老牌IP“狄仁杰”相关作品有《狄仁杰之飞头罗刹》《狄仁杰之深海龙宫》;“鬼吹灯”推出了《鬼吹灯之湘西密藏》《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鬼吹灯之龙岭神宫》等影片;《奇门遁甲》《奇门相术》《封神榜·妖灭》《少林寺十八罗汉》《少林降魔》等作品,则与传统文化相关,并且均收获相对较高的分账票房。
 
多种样态丰富市场
 
历经多年发展,网络电影的IP化改编市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包括经典影视IP改编、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传统文化IP系列改编等在内的多个代表性流派。
 
但创作者对于IP改编和原创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好恶。淘梦创始人、CEO阴超认为,如果电影能够很好地还原一个IP,无论这个IP是由文学类还是经典影视IP,甚至是游戏IP开发而来,都可以进行系列化改编创作。原创则完全是打开一个新世界。“二者之间的差异只是创新力的问题。”阴超透露,淘梦自身的IP改编作品和原创作品所占比例约为1:1。在淘梦创作的网络电影片单中,既有购买相关版权后改编的“东北往事”系列,也有《狙击手》《怪兽》《大蛇》等原创作品,未来还会出现《神雕侠侣》等国民级经典影视IP改编的作品。

\
“无论是古代传奇,还是民间神话,都可以构成IP化改编的途径之一,但不能将这个途径唯一化。”石川表示,唯一化必将导致作品整体质量下滑,题材选择也会越走越窄。创作者可以尝试从年轻人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故事,融入不同背景的IP当中,进行新的创作尝试。
 
呼吁创新
 
文/冯 刚  
 
驱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之前,网络电影蹭热度的跟风拍摄和轻视版权的无序改编等乱象一直被观众诟病,也成为行业发展史上难以抹去的污点。
 
如今,原创IP的持续出现和版权意识的增强,为网络电影的规范化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但追逐热点的扎堆式创作,依然在网络电影领域占据较大比例。2020年的“花木兰”,2019年的“哪吒”,以及更早之前以黄飞鸿、狄仁杰和白蛇、聊斋为主题的作品,都曾经在短时间内扎堆上线。

\\
石川认为,所谓扎堆的根本原因就是跟风,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这种做法在影视行业其实存在一定合理性,好莱坞类型化作品得以发展,其实就是跟风创作带来优质作品沉淀,促使某一类型作品形成良性创作氛围。但当大量制作公司和资本进入行业后,因为自身经验积累不足、对市场预期判断不准,其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跟风创作,因此形成了“恶性跟风”的现象。
 
朱玉卿表示,网络电影“流量为王”的特性会促使创作者主动选择大流量、大IP进行创作,受众对于此类作品的观影动力相对更强,对于名不见经传的作品来说,观众会有更多的观看欲望,甚至付费动力,因此更有利于点击量的提升,对未来的分账更加利好。
 
不过在石川看来,网络电影诞生时日尚短,还未形成稳定的美学语言和合理的经营模式。部分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题材类型并不适合使用网络电影形式呈现,同时行业存在直接参照传统影视创作模式,或将院线电影投资规模直接按比例降低投入创作的做法。这些行为均无法支撑产业良性发展。“当经营问题、美学问题、文化问题等融合出现时,却将网络电影的行业问题归结于IP化改编,这样肯定是无法找准问题根源的。”
 
阴超也认为,网络电影IP化改编创作方向趋同的情况尚需客观看待。“当然这并非好现象,但其成败更多还是在于市场调节,市场会给予相应反馈。比如同质化严重的时候,这种做法出现爆款的难度就更大。”
 
同时,对于网络电影IP化改编的未来发展,阴超表示,不管是IP还是原创,都离不开创新。IP化改编过程中,创作者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新的诠释,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朱玉卿也认同IP系列化改编仍然“内容为王”。大IP可能会带来流量和宣传上的噱头,但观众关注的还是作品本身。“电影毕竟还是表演的艺术,故事、表演和制作水准在线才是IP改编类网络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创作者才能创作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作品。”

文章来源:综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