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现实题材创作热,教育剧有望“重塑”
日期:2019-08-05 11:49:22 浏览次数:
随着现实题材创作热的回归,以子女教育为主题的影视剧近年渐增,此前是几年一部,今年则有爆发之势。暑期档荧屏和影院大银幕上出现多部教育题材作品,电影有《学区房72小时》《银河补习班》等,电视剧则冒出张嘉译和闫妮主演的《少年派》、孙红雷和辛芷蕾主演的《带着爸爸去留学》,而黄磊与海清主演的《小欢喜》也于近日播出。
 
\
《小欢喜》海报
 
教育是当下极具关注度的社会话题,也总能在家校和社会各相关方引起同振。然而,搅动话题并不是衡量作品成功的唯一指标。时下扎堆出现的这些作品既有反映教育现状、击中家长痛点的优长,也存在着不得不引人一说的问题。
 
话题不断丰富,
痛点有所触及
 
教育题材从来都不是电视剧市场的新类型,因为教育始终是牵系中国亿万家庭的重点、痛点和难点,所以,它一直是中国当代电视剧的一个重要选题。上世纪80年代的《寻找回来的世界》,让对“边缘少年”精神世界的拯救主题呼之欲出;90年代的《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关注校园学子的青春与成长问题;2000年以后出现的《家有儿女》则围绕代际沟通、家庭教育氛围等主题,尝试了情景剧等表现样式。
 
\
《家有儿女》剧照
 
2000年之后,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深入,教育观念变化,关乎每一个成长个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选择越来越多元。从幼升小到小升初、中考、高考,从“起跑线”之辩到“学区房”之争、课外补习之议,从假期游学到出国留学,都是舆论场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似乎选择越多,问题也越多、越细、越新,教育的一池春水经常被搅起层层涟漪。我们看到,相关电视剧开始出现了聚焦与细分不同话题、问题领域的倾向。
 
如,2013年由沙溢、胡可主演的《孩奴》,关注小学升初中和学区房问题,切入视角颇具贴近性;2015年赵薇、佟大为主演的《虎妈猫爸》,聚焦小学教育“抢跑”和学区房“占坑”现象,前半部近乎对相关现实原生态的呈现,触痛了许多家长;2016年由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关注初中生的教育和低龄留学热现象,其中所牵带出的亲子关系矛盾与难以割舍的亲情,实实在在地打动了观众;2018年许亚军、梅婷主演的《陪读妈妈》,又涉及留学生教育和海外陪读生活,对核心问题有所直击,对人物情感世界有所触碰。
 
\
《小别离》剧照
 
不久前亮相的《少年派》中,中年夫妇林大为、王胜男为了督促刚上高中的女儿林妙妙学习,双双选择陪读,三口之家开启高考“备战”状态,冲突不断,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带着爸爸去留学》则通过三组不同家庭在陪读生活中的欢笑、泪水与辛酸经历,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家庭的“陪读留学图鉴”。随着各种教育场景和话题、问题的打开,之前被宫斗、职场、奇幻、情爱题材占领的荧屏,越来越“照”得见现实的难点与痛点,越来越褪去“仙气”,具有了一些人间烟火气与生活质感,这是此类题材剧引发观赏评议热的主要原因。
 
议题不止教育,
叙事脱出单一
 
教育题材剧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话题库,它不仅与时俱进地关注热点教育问题,同时能够以此为切口,进入代际隔阂、阶层差异、培育理念、家庭和谐等重要议题。
 
\
《少年派》海报
 
不妨以《少年派》为例。一方面,该剧集成功塑造了以林妙妙为代表的00后群像,非常少见地直接展现时下高中生真实生活和学习状态。大部分时间里,该剧镜头对准的是校园生活:林妙妙怎么处理宿舍小矛盾,怎么和同学相处且建立友谊;学霸钱三一如何在课间“散发魅力”;班级如何开家长会,学生怎么考试,怎么文理分科……林林总总的呈现,让观众直观地看到00后一代少年们的思想状态和学习生活状态,很能抓住年轻观众视线。
 
但另一方面,《少年派》也以教育为一面多棱镜,反映其他广受关注的社会议题,如两代人之间教育观念的差异和代际隔阂。剧中林妙妙和母亲王胜男互怼的情节,让不少网友看得过瘾,感慨“原来全世界的妈妈唠叨起来都一个样”,感叹“这就是我妈本妈啊”。
 
\
《带着爸爸去留学》剧照
 
《带着爸爸去留学》亦然。它关注方兴未艾的“低龄留学热”,经济实力的充裕,使得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出国留学,以拓展孩子的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求得新知新学,提升未来职场竞争力。留学并不只是“到国外上大学”,也出现了“到国外读中学”的现象。之前的《小别离》中有着强烈留学意愿的三组家庭里,孩子都还在上初中,《陪读妈妈》中的孩子在上高中,《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孩子则是准备在国外念预科。《带着爸爸去留学》还以留学和陪读反思亲子关系、代际隔阂、教育观念、家庭模式等。剧中的三组陪读家庭都有“难念的经”,除了父辈与子女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的冲突外,父母们本身也面临着中年危机。海外陪读,亲人间一分离就是一年半载,长期与孩子缺乏交流,加上中年感情生活的“另一半缺位”现象,导致情感风波迭起。陪读父母辞去工作,失去自我,除了在国外给孩子做做饭,等孩子放学,其他时间百无聊赖,等结束陪读后重新回归社会,他们又遭遇能否重新找到自身位置的问题……
 
可以看到,教育题材电视剧已普遍脱出一条主线走到底的叙事手法,多采用多线索、多家庭、多层次人物并行的复杂剧作结构。除了子女学习生活外,父母情感生活线、父母与子女互动线交错进行,辐射面的扩大,将教育主题(学区房、升学、陪读、留学等)与家庭伦理(中年危机、家庭重组、代际隔阂)等主题相融合,既是电视剧打动不同年龄受众群体的“眼球攻略”之需,也确实体现了当下纷繁复杂的教育态势难以通过单一层面叙事加以涵盖和真实反映的现实。
 
不能止于“套路”,
还应有所超越
 
教育题材电视剧看多了,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套路”。比如,编剧过于趋同地采用同一种剧情结构——总是几组家庭平行叙事,每组家庭设置一个概念化的身份、阶层标签,其中一组突出。《小别离》中有三组家庭,分别涵盖都市中产、新富阶层以及平民家庭;《陪读妈妈》中四个陪读妈妈被赋予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的“人设”;《少年派》也以林妙妙和她的三个死党为中心,聚焦四个家庭;《带着爸爸去留学》则呈现三组陪读家庭,矛盾如拼积木式组合。
 
复式叙事无可厚非,但关键还在于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人物都应最大程度追求鲜活,而不是将概念化、类型化标签前置,将各种“人设”简单拼装即可。缺乏诚意和独特性的叙事,往往能让观众一眼看穿编剧的“用心”,故事也就没有那么吸引人。
 
\
《虎妈猫爸》剧照
 
另外一个“套路”式的编剧策略,是对教育题材剧中父母形象普遍的“虎猫爸妈”式设定。从《虎妈猫爸》一路走到《少年派》,夫妻角色设定始终是妈妈像“老虎”,强势、霸道;“用劲过狠”,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杀伐果断”,与子女关系紧张,时不时发出不可理喻的“咆哮”。反之,爸爸的角色像“小猫”,开明、温柔,注重沟通,尊重子女,负责“灭火”,总是充当妻子和孩子之间矛盾冲突的“和稀泥”者。就连涉及父母中年危机的剧情也雷同,无外乎就是爸爸有“小三”或妈妈有“备胎”,“虎猫”相斗一番。
 
教育题材电视剧“长得很像”,一方面是背后有着现实的根基,“多组家庭”模式可以辐射更多家庭、反映更多问题,“虎妈猫爸”配置也容易制造“戏剧效果”;以往其他作品采用这些“套路”获得成功,也让后来者愿意遵循套路,选择更小市场风险,不愿创新做“独一个”。
 
“套路”可以有,问题是不应该只有“套路”。当绝大多数教育题材电视剧都塑造刻板化的家庭群像和父母群像时,既让观众觉得重复和审美疲劳,也是编剧创作上“偷懒”的体现——他们满足于现实的复写,“新瓶装旧酒”,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挖掘、更逼近人物内心变化的打造和艺术手段上的超越。像《陪读妈妈》《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富贵阶层的父母形象不免都是豪爽、大度、不差钱的,来自平民阶层的父母形象则都被贴上“爱钱如命的市井小民”的标签,不禁让人质疑:同一社会阶层就该是同一副面孔,塑造人物所需要的起码个性与特殊性哪里去了?“虎妈猫爸”式人设也在强化着一种刻板印象,即家庭教育中,妈妈是偏执的一方,爸爸才是理性的,这样的表现是符合生活真实,还是过于草率地让天下的母亲“背锅”?
 
\
《陪读妈妈》海报
 
教育题材电视剧本应承担部分纾解整个社会教育焦虑的功能,电视剧或许无法提供出路,但它应该能够带着观众反思,让观众同振共鸣而不是面对“家斗”的狗血剧情频频摇头。我们怎么当父母,我们怎么做老师和学生,我们怎么面对梦想与现实、品德与良知、机会与公平、爱心与宠溺等一对对复杂的关系,这也是当下教育正面临的严峻课题。然而,当下呈现的不少教育题材影视剧过于执迷于“做戏”“互撕”“造梦”,缺乏超越性视角与价值重塑,有一些作品渲染且强化父母的教育焦虑,甚至变相维持着“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观众看完后不解渴、不贴肉,反倒可能产生疑虑,堕入迷蒙。
 
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从来不是臣服和拘泥于现实生活的,它还应该是超越现实的,即站在比现实更高的视角,打破蒙昧,引导舆论,启迪人心。当我们放眼世界范围的优秀作品《死亡诗社》《心灵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等,不免会多一重不满足和期待,我们相信静水深流与悉心探索,期待国产电视剧最终也会有类似经典诞生。